在剛剛過去的寒假里,馬鞍山市第二中學的同學們完成了一份特殊“”的歷史寒假作業(yè)。同學們或走進家鄉(xiāng)的歷史遺跡,感知體會家鄉(xiāng)的歷史變遷;或閱讀史學經典名著,讀史明智;或追尋自己家族的歷史,翻閱家譜,祭拜宗祠;或翻閱地方志,在故紙堆中尋找答案。下面展出部分學生精心完成的寒假作業(yè)。
一、搜奇訪古——走近家鄉(xiāng)的歷史遺跡
家鄉(xiāng)的歷史遺跡承載著神秘的傳說、悠久的文化、遠去的歷史,歷史組給同學們提供了一份馬鞍山歷史遺跡的匯總:
1.市區(qū):采石磯、朱然墓、小九華寺、煙墩山遺址、橫山抗日英雄紀念碑、馬鋼、凹山地質文化公園。
2.當涂: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區(qū)、護城河遺址、金柱塔、黃山塔、清源門古城墻遺址、李綱紀念館。
3.含山:含山凌家灘遺址、褒禪山、伍子胥古道景區(qū)、太湖山景區(qū)。
4.和縣:和縣猿人遺址、霸王祠、陋室、和縣鎮(zhèn)淮樓、香泉溫泉。
5.安徽省內:省內其他歷史遺跡也可,如西遞宏村、逍遙津、黃山、九華山等。
同學們在假期紛紛走出了家門,走近了家鄉(xiāng)的歷史遺跡。
葉心蕊:霸王祠不僅是一座靜默的歷史見證者,更是一本活生生的歷史教科書。每一次踏足其間,都能深刻感到歷史的厚重。站在古老的殿堂前,仿佛能聽到歷史的回聲,我不禁感慨:“生當為人杰,死亦為鬼雄;至今思項羽,不肯過江東?!卑酝蹯舻拇嬖?,讓我更加珍惜那些在時間長河中逐漸模糊的記憶,也激發(fā)了對傳統(tǒng)文化的探索熱情。
二、映雪讀書——史學經典閱讀
歷史是一面鏡子,通過它我們可以看到人類文明的起起落落,了解人類社會的發(fā)展演變。閱讀史學經典書籍,就像是與歷史上的偉人和智者對話,是在思想的海洋中航行,它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歷史,也能夠啟迪我們的智慧。歷史組給同學們提供了一份經典書目的書單:
1.中國古代史:錢穆《國史大綱》、趙冬梅《法度與人心——帝制時期人與制度的互動》
2.中國近代史:陳旭麓《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》、蔣廷黻《中國近代史》
3.中國現(xiàn)當代史:蕭冬連《篳路維艱:中國社會主義路徑的五次選擇》、《探路之役:1978~1992年的中國經濟改革》
4.【選讀】世界史(《中外歷史綱要(下)》的教學內容)
馬克垚:《世界文明史》(用思維導圖或時間軸形式把各地區(qū)各階段文明的發(fā)展脈絡整理出來)
下面是部分同學的讀書報告摘錄:
孫晨皓:錢穆先生在這本書中提到,“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,尤必附隨一種對本國已往歷史之溫存與敬意。這種歷史情懷只有在國人身上才可發(fā)掘到,而西人治國史很難有這樣一種情懷?!边@不免讓我想到,治史的眼界取決于一種個人的情懷。就如同面對黑白兩種顏色,有人喜愛白色,竭盡所能的去說白色的好;有人喜愛黑色,竭盡所能的說黑色的好。而大情懷者則是融黑白于一體,但卻又不完全囿于黑白之色。
王子祺:通過閱讀陳旭麓先生寫的《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》一書,我對這段歷史有了新的理解:外部發(fā)展環(huán)境發(fā)生的種種巨變,使古老的民族不得不讓歷史的車輪向前發(fā)展,這也告訴我們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,只有順應時代不斷進步,才是一個民族長久發(fā)展的大計。
三、追根溯源——我的家族史
家譜中記錄著家族的血脈相承,也承載著家族的價值觀念,探尋自己的家譜,就是在尋找自己的根,就是在了解自己家族的文化傳承。下面是部分同學撰寫的家族史:
陳瑞文:我接著往后翻,不久就找到了我的名字。我本來是敦字輩的,只不過母親后來給我改了名字。在翻閱族譜的過程中,我還看到了一些祖先在古代身居高位,其中最“大牌”的可能是陳霸先,一個人就占據(jù)了族譜的一頁篇幅。
王萬喆:我家中的族譜記載了家族的遷徙歷史:“王氏家族自明朝永樂年間,始祖諱大啓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村遷居至山東省寧陽縣東鎮(zhèn)老王莊村,至今已 600余年歷史?!倍壹疫@一支是老王莊王氏家族在安徽的分支。
四、覓跡尋蹤——認識方志
地方志是一部有關城鄉(xiāng)社會經濟、歷史文化、風土人情等方面的百科全書,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珍貴的文化遺產。通過研究地方志,將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家鄉(xiāng)的歷史淵源、人文風情,歷史組給同學們提供了可參閱的資料與網(wǎng)絡。一些同學通過閱讀方志,與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的收獲:
吳心怡:馬鞍山建市后,人口大量遷入,移民一度超越原有居民,成為城市主要人口。這些來自不同地域的移民來到新地區(qū)后,由于地域文化和生活習慣的差異,勢必會產生沖突與摩擦,甚至是結成地域幫派,維護自身利益。然而馬鞍山移民并沒有產生這種文化沖突,反而形成了包容進取的城市精神。
此次“特殊”的歷史寒假作業(yè),拉近了歷史與現(xiàn)實的距離,彰顯了歷史學科的魅力。同學們也在完成這份寒假作業(yè)的過程中,對身邊的人和事有了更深的理解,增強了對本家族、本民族的認同感與責任感。
撰稿:陸躍 張涵秋
一審:劉和洪 二審:孫濱 三審:王玉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