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生活的觀察者 細心人
王忠文,馬鞍山二中生物特級教師,市導師團成員,市先進工作者、市優(yōu)秀教師,市教育系統(tǒng)優(yōu)秀黨員。曾獲市優(yōu)質(zhì)課評比一等獎,指導學生競賽,獲國家級一等獎并入選國家競賽集訓隊2人、國家級二等獎2人,國家級三等獎1人、省一等獎20人;指導學生科技論文獲教育部“明天小小科學家”提名獎,全國“青少年科技創(chuàng)新大賽”三等獎。
在今年8月22日在西安舉行的全國生物奧林匹克競賽上,王忠文指導的學生王飛、李嘉博和管毓清代表省隊出戰(zhàn),分別以優(yōu)異的成績斬獲一枚金牌和兩枚銀牌,取得了全國參賽學校中的最好成績。在124名參賽選手中,王飛、李嘉博兩位同學都進入了全國前30名,王飛還進入了全國18強,在國家集訓隊中接受最后的選拔,爭奪代表國家參加國際生物奧賽的機會。而這已經(jīng)是王忠文帶領他的學生們第三次在全國生物奧賽上取得佳績了。
2年的艱辛與努力,化為那一刻生命的怒放,王忠文欣慰地笑了:“和這群優(yōu)秀的孩子一起學習,幫助他們完成夢想,這本來就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?!痹谶@些成績的背后,我們看到的是一位銳意進取、追求挑戰(zhàn)的老師帶領他的學生不斷逐夢的歷程。
從生活細節(jié)中找尋生命的真諦
1983年,考入安徽師范大學的王忠文選擇了在當時還比較新興的學科——生物學。原來在農(nóng)村長大的王忠文自小就對大自然中紛繁多樣的生命現(xiàn)象頗為著迷。在馬鞍山市第二中學從教的22年間,他把這份對于自然的濃厚興趣和對生命學科的執(zhí)著追求充分融入到了平時的教學、教研工作中。
“今天天氣特別冷,走在路上冷的發(fā)抖,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嗎?還有的同學凍得嘴唇發(fā)白、發(fā)烏,又是什么原理?”作為一門生命學科,生活中的任何一個細節(jié),都可以在生物學中找尋到答案。為了激發(fā)學生的學習興趣,王老師常常將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細微觀察帶入課堂,把生命的原理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結(jié)合,不但有助于學生理解,也給出了一種正確的學習方法。
除了觀察,體驗也是生物學習中不可或缺的。有一年冬天,王老師走在路上,意外地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只靜靜地停在草坪上的蜻蜓,即使輕輕捏在手中,蜻蜓也一動不動,這引起了他的興趣。為了“救活”這只蜻蜓,學生們七嘴八舌的議論了起來。最后,他建議學生把蜻蜓放在手心,用雙手捂一會兒,結(jié)果手心的溫度竟然讓蜻蜓奇跡般的“復活”了。這種真實的體驗,讓孩子們學會了對生命進行了解、思考和探究,從而發(fā)現(xiàn)生命科學的魅力。
建立完整的概念體系是學習的基礎
“作為發(fā)展中一門比較新的學科,生物學兼具文科和理科的雙重特點。要想學好它,必須建立它特有的概念體系,這樣才能以不變應萬變?!蓖踔椅慕ㄗh學生必須把概念掌握好,并以此為基礎,再進行一定的訓練。因為學習生物不能僅僅停留在思維上,要寫出來,這樣才能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思維和表達上的缺陷,提供解題能力。
生物學是一門知識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,因此,在學習生物學的過程中,除了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外,還應培養(yǎng)學生的觀察能力、實驗能力、分析能力和運用能力;既要注意學科內(nèi)容的橫向比較和縱向深入,又要學會生物知識在人類生活中的實際應用。針對生物科學的特點,王忠文認為,學好生物課應做到以下幾點:學習生物學知識要重在理解,勤于思考,生物學的基本概念、原理和規(guī)律,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礎上總結(jié)和概括出來的,不能單靠記憶,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,在記憶的基礎上深入理解,融會貫通。生物是一門實驗科學,不重視觀察和實驗,就不可能學好生物課,而良好的學習方法是取得好成績的重要保障。同時,重視理論聯(lián)系實際,生物學是一門與生產(chǎn)和生活緊密相連的科學,在學習生物學知識時,應注意關注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的關系,理解所學知識的社會價值和生活實用價值。
(記者 梁琰